2007-05-29

做个聪明懒人

source from: http://www.zorpia.com/Pauline129


成功是要想出来的

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产商之一—福特汽车创办人亨利福特(Henry Ford)曾经请一位效率专家来检测公司内部的业绩表现。专家的报告里尽是赞美之词,仅对其中一个员工存有疑虑,他称那位员工为“懒人”,并且告诉亨利福特,那位懒人白拿钱不做事,因为每当他经过懒人的办公室时,总会看见懒人把脚搁在办公桌上,什么事也不做就是悠闲地坐着。

亨里福特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回答专家;“你所说的懒人曾经想出了一个让公司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好主意。每当他在想一些好主意时,他的脚就会那样放着。他的确不是个勤奋的人,但却是我最好的员工。”





不瞎耗所有时间

最优秀的往往是懒人

在过去或现在,“懒”总是与所有的负面意涵连结在一起。“懒”在字典上的意义指的是“怠惰,不勤快的”。由此看来,懒得动,懒得想,懒得工作的人,确实很有可能因为什么事都不做而坐以待毙。那难道勤奋工作真的比较好吗?

在管理学史上被称为“动作研究之父”的佛兰克吉尔布雷思曾经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,以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。从影片中,他得到了突破以往的发现――懒人往往才是最优秀的工人。这种人因为懒得出力,工作前都会先想好最精简的执行方式才开始行动,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,但也因此而事半功倍;反倒是勤快的工人效率则低得多,因为他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。

从佛兰克的研究看来,成功基本上是“想”出来的,不动,不想的人称不上真正的懒人,也许称为“废人”还比较适切。“懒人”从某个角度来说,既能成为一种创造的动力,也能提高生产的效率。聪明又懒惰的人,就是大将之才。不用把所有时间都瞎耗在工作上的人,总能腾出更多额外的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,只要懒得够聪明,懒,也没有什么不好。



“慢活” ,“慢食”

懒是快乐之源

一般健康书籍兜鼓励大家别懒惰多运动,然而也有人持反对意见。德国富尔达大学健康学退休教授彼得以新陈代谢理论为基础,透过多年实践和科学研究,写出《懒惰的快乐:如何放慢节奏延长寿命》一书,他要大家若想活得久一点,就要抛开所有的健身计划,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当懒人就好。此养生理论一公开,立刻在医学界和健身界引发争议。

彼得认为,每个人的“生命能量”有限。而消耗这些能量的速度决定著人寿命的长短,过多锻炼会加速“生命能量”的消耗,从而加速人体衰老,反之则可延年益寿。彼得也指出,“特殊免疫细胞在慵懒,放松的状态下,会比在压力下更有活力”。彼得的理论,似乎让懒惰有了藉口。姑且不论懒惰是否与长寿有关,但医学上可以证实的是过于忙碌或压力过大确实对身体有害无益。

而整日埋首于工作或课业上,不但伤身。也容易与眼前的美景错身而过。常与“懒”扯上关连的“慢”,在这一两年大肆流行,“慢活”,“慢食”的目的无非就是要繁忙的现代人偶尔放慢生活的脚步,细细品味生命中的美好事物。



是公司的宝

精明懒人不敢说懒

这是一个关于懒惰的真实故事:犹太人汉弗特在加拿大开设一家豪华宾馆,年终时,他让宾馆分别评选出10名最“勤快”和10名最“懒惰”的员工,而10个被评为懒惰的员工就被请到办公室。这些员工心里忐忑不安,心想自己就被炒鱿鱼了。万万没想到,老板汉弗特一见他们就说:“恭喜各位被评为本宾馆最优秀的员工。”汉弗特笑着解释说:“据我观察,你们的“懒”表现在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,习惯于一次就把客人的房间收拾干净,一次就把工作做完,讨厌多走半步路,讨厌做第二次。在别人眼里,你们整天闲着偷懒。但依我看,最优秀的员工全无例外的都是“懒人”,因为你们“懒”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懒得去做。”

故事中,不只证实了任何一家公司中最厉害的赚钱高手,大多是知道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大成效的人,也点出了一个事实:所有员工都怕自己被冠上“懒惰”两字。

的确,像汉弗特一样开朗的老板还是不多,大部分员工被主管看到自己悠闲自在的模样,肯定会被质疑是“光领钱,不做事”的员工,但事实是,有些员工的确是竭尽所能的偷懒,没有工作成效可言,但也有更多员工懒得很有技巧,可以准时下班,也能交出漂亮的工作成绩单。

怕被嫌懒,使得员工拚命地不忙装忙,恶质的加班文化只会益发严重。为避免公司不必要的成本浪费,老板不该再当让员工装忙的帮凶,有专业和效率的加持,即使骨子里是懒虫,也能懒得理直气壮。请记住:聪明懒人才是公司的宝。

No comments:

Google Referrals